1956年,江苏南通的一个集市上,忽然传来了一阵惊呼。只见一名男子徒手抓起一条剧毒的蝮蛇,蛇头高昂,双眼死死盯着他,蛇的舌头一下一下快速地吐出来,气氛紧张而危险。就在众人瞪大眼睛时,蛇突然猛地咬住了男子的舌尖。伤口迅速肿胀,呈现出令人不安的黑色,但这位男子却丝毫不见惊慌,神情镇定如常,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 这名男子名叫季德胜,1898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郊外的一座破庙里。父亲是一位行医卖药的郎中,他自小便跟随父亲走南闯北,摆地摊富深优配,耍蛇卖药,生活朴素而艰难。6岁时,母亲不幸去世,季德胜与父亲相依为命。自那时起,蛇、蝎、蜈蚣等毒虫成了他童年时期的“玩伴”,他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这些危险的生物打交道。
随着年岁的增长,季德胜逐渐掌握了父亲的许多技艺,尤其是在采药、治疗蛇伤和处理毒蛇方面的技巧。父亲常带着他到荒山野外采集药草,然后根据祖传的秘方进行配置,季德胜耳濡目染,渐渐学会了这些医术的核心精髓。1924年,父亲因病去世,季德胜继承了父亲的衣钵,开始在动荡的社会中靠祖传秘方维生。 为了证明这些药方的疗效,季德胜不惜以身试法。他的神奇疗效引起了外国列强的注意,英日等国的商人纷纷上前表示愿意提供丰厚的回报,包括荣华富贵、土地美女等条件,只要他愿意将祖传药方卖给他们。然而,季德胜坚决拒绝了这些诱惑,捍卫着民族的医药瑰宝。在受到酷刑拷打后,他依然坚定不移,誓死不交出秘方。 为了躲避迫害,季德胜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。他先后走过关东、藏区、香港,甚至两广、湘赣一带,辗转多地。然而,新的中国成立后,季德胜终于在南通安定下来,他的医术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与尊重。 1956年的一天,季德胜再次来到南通街头,展示自己的祖传秘方。他故意让一条毒蛇咬住自己的舌尖,几分钟后,伤口迅速肿胀发黑,周围的群众惊慌失措。然而,他镇定自若,拿出一颗褐色的药丸吞下。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:20分钟后,伤口的肿胀渐渐消退,黑色也开始逐渐褪去。这一奇迹般的场面让围观的人们感到无比震撼和敬佩。 其中,一位衣着得体、气质温文尔雅的人默默地观察着季德胜,他便是南通市联合中医院的院长朱良春。朱院长此前就听闻过季德胜的民间医术,此次亲眼目睹了季德胜以身试毒却毫发无伤的情景,他心中充满了敬佩。朱院长于是立即向市卫生局提交了报告,建议破格录用季德胜来中医院工作。 虽然季德胜起初婉拒了这份邀请,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害怕无法胜任,但最终在卫生局的三番五次邀请下,季德胜终于答应了。自此,季德胜成为南通市中医院的蛇毒专科医生,并开始为更多人治疗蛇伤。他还无偿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祖传秘方捐献给国家,造福了无数患者。 在他担任专科医生期间,季德胜不仅治愈了上百例蛇伤,还在野外采集药材、深入山林捕捉毒蛇,拓展自己的医疗领域。他的医术甚至扩展到了利用毒蛇来治疗白内障和癌症等疾病。季德胜的医术、医德和无私精神广为人知,直到他去世时,他已经治疗了600多例蛇伤,治愈率高达99.57%。 1960年,一封紧急电报把季德胜召唤到武汉,他立即赶往武汉空军医院救治一名毒蛇咬伤的军官。经过紧急治疗,这位军官在季德胜的帮助下成功恢复生命。随后,季德胜与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出了蛇药片,这一突破性的药物获得了重大的科技奖项,并得到国家卫生部的高度认可,季德胜也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,并被授予了“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”的光荣称号。 1981年,83岁的季德胜因脑溢血去世,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。1980年代,他的故事被改编成连环画和电视剧《蛇侠》。他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,他不仅以药治病,更以身试毒、捧出无私的民族医药,赢得了无数人的敬重。 发布于:天津市捷希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