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《极简投研》的第549篇文章。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巨牛盈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作者没有群、不收费荐股、不代客理财。 数百亿资金在短短3分钟的时间内砸盘,造成众多期货品种从大涨到大跌,甚至从涨停到跌停,这就是发生在2016年11月11日的期货闪崩事件。 一、时代背景 2015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“供给侧”结构性改革。
彼时,我国主要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,商品利润微薄,下游举步维艰也传导至行业上游,导致上游诸多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,我们从期货市场上也可以管中窥豹,黑色系、有色系的价格均在15年年末创下历史新低。
然而,一方面,我国内需疲软,出口不畅,无法消耗国内惊人产能,另一方面,为填饱我国工业克苏鲁,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国外原材料,刚性需求导致我国在世界原材料定价权上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。
综合如上原因,我国决定从行业供给端下手,优化供给结构,淘汰劣质产能,这样做,一方面,供给部分出清和供给结构改善,能够改善行业上下游的盈利情况,实现可持续发展;另一方面,使我国在进口原材料定价权的争夺上,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。
如上就是16年的大背景。 二、时间到了2016年 受到了供给侧改革的影响,各个行业纷纷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,供给减少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纷纷触底反弹。
16年的牛市不是所有板块一起上涨巨牛盈,而是几个板块轮动上涨。先是黑色系,后是有色金属,最后是化工农产品。
16年10月后,又迎来一波新行情,螺纹铁矿焦煤焦炭都走出了4倍行情。
直到2016年11月11日。 三、2016年11月11日期货市场闪崩 2016年11月11日是一个星期五。
11月11日夜盘开盘,所有品种大体处于此前的上涨态势,甚至铁矿石一度触及涨停。
但从21点41分开始,异动开始发生。
随着空头主力抛出了数百亿空单巨牛盈,市场上除了铁矿石、沪金、沪银之外,其他所有品种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加速下跌。
其中,菜粕、PTA、棕榈、豆粕、橡胶、沪锡等12个商品期货在3分钟之内直接触及跌停;棉花仅用6分钟完成了从涨停到跌停的魔鬼转身,6分钟大跌13%,最终收跌3.62%;铁矿石由涨停到下跌,最终收涨2.16%;焦炭、热卷、螺纹钢均由大涨到收盘下跌;橡胶收跌4.83%;豆粕收跌3.55%;玻璃收跌3.41%;甲醇收跌4.72%;菜油收跌3.07%;菜粕收跌5.04%。
铁矿石和沪金、沪银后来也开始大幅下跌。 四、后续 新的一周,很多品种走势开始出现分化,黑色系在11月15日经历了再一次的下跌。
然而,到了11月16日,市场基本上从之前的大跌阴影中走出来了。
然而,众多品种在12月初纷纷触顶,后又开始了长达数月的下滑。 五、事件分析 2016年11月份以来,上期所、大商所、郑商所分别宣布5项、3项及4项公告,调节多个品种的交易手续费、保证金标准或涨跌停幅度。
面对市场过热的情形,交易所希望市场能够降降温,避免未来会出现一些无法收拾的事情。
交易所的意志随后也传达到了各家期货公司,期货公司纷纷接到了交易所的窗口指导。
而期货公司的意志也传达到了自己的几个大户。
一家大型期货营业部人士说:“监管层对交易所窗口指导,使得大户离场,而且很多是产品资金的撤退,引发踩踏,触发了一些程序化交易的操作。”
业内人士认为,市场自发力量形成“闪崩”的可能性极小,此次大跌是是一场大机构、大资金、人为程序化下单引起的整体下跌。
从此次事件我们能够看到,短时间内暴跌的直接原因是量化交易,这说明量化交易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,而且也蔓延至期货市场。
除此之外,短时间内暴跌,可能不是人为因素巨牛盈,否则,交易所随后一定会进行调查,实际上,此事件发生后就不了了之了,不小心爆仓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,因而,短时间内暴跌的根本原因是,在交易所的窗口指导下,大户资金的撤离,触发了一些程序化交易。 赞赏,是最真诚的认可!
捷希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